银发旅游列车发展驶上“快车道”
2月11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公开发布《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一批主题旅游列车品牌,银发旅游列车开行数量、旅客运输量较2024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行动计划》从增加银发旅游列车服务供给、强化适老化设施保障、提升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水平、优化银发旅游列车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12条具体举措。
发展银发旅游,旨在为老年人打造更加丰富多彩、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我国“银发族”人口众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1%。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1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6%。根据行业预测,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2025年达到9万亿元。据《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预测,到2035年,在高增长方案下,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51万亿元,占GDP的25.5%;中等增长方案下,同期银发经济规模预计为45.35万亿元,占GDP的22.67%;低增长方案下,同期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40.34万亿元,占GDP的20.17%。
数据表明,银发经济作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新型经济形态,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银发经济是指以老年人为目标客户的产业,涉及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它涵盖了养老设施和机构、老年房地产、老年护理服务业、老年服饰、老年食品、老年医疗等多个领域,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国家发布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意见》提出4个方面26项举措,包括发展民生事业,解决急难愁盼;扩大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水平;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等。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银发经济的市场需求不仅限于传统的养老和医疗服务,还延伸至老年金融、文化娱乐、智慧养老等多个领域。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也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向医疗保健、康养休闲等品质生活消费转变,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在旅游市场方面,银发旅游人数已占据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成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发展银发旅游不仅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文旅深度融合注入新的活力。
大数据、AI、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将促进老年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如智能健康监测和智能家居养老。同时,政策支持也在不断加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银发经济,这为行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行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也在进行中,针对高龄和失能老人的专业护理服务供给不足、老年用品供应和研发不能满足需求等问题正在逐步解决。智慧养老和远程医疗等初级层次的服务也在不断完善,行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银发经济行业未来的发展形势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多元化的增长点。
想要了解更多银发经济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报告对我国银发经济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国内外银发经济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