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海上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之一,其产业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近年来,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4331万千瓦,占全部累计装机容量的7.7%。预计到2025年,海上累计装机容量将达5100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在770万千瓦左右。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深远海项目的加速推进以及风机大型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突破。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测,2024-2030年,全球可能会增加12亿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其中中国将占据52%的新增容量。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了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重要地位。
图表1:2025-2030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预测(单位:万千瓦)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政府对海上风电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国家层面来看,能源相关政策对海上风电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环保政策也对其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例如,国家不断出台新的支持政策,为海上风电项目审批、建设、并网等各个环节提供便利。
在地方层面,沿海各省纷纷制定海上风电发展规划。以广东省为例,其规划了43.3GW的深远海项目;山东省则提出海风制氢补贴0.2元/立方米。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海上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技术创新与成本下降
技术创新是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海上风电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机组大型化趋势明显。主流机型从2020年的6MW提升至2025年的15-20MW,叶片长度突破130米,较五年前增长80%。大容量机组推动了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的下降,从2020年的0.45元/千瓦时降至2024年的0.33元,2025年有望逼近煤电成本线。
同时,漂浮式基础、高压直流海缆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也为海上风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例如,2024年投运的湛江200MW漂浮式项目,基础造价降至12,000元/千瓦,较2022年下降40%。这些技术创新不仅降低了海上风电的建设和运维成本,还提高了发电效率,增强了行业竞争力。
二、竞争格局分析
(一)市场份额分布
中国海上风电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态势。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远景能源合计占据75%的市场份额。其中,金风科技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稳居行业首位。2024年,金风科技在中国的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11.36GW,中国市场份额占比23.0%,连续十二年排名全国第一。
明阳智能和远景能源则紧随其后,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逐步扩大其市场份额。此外,东方电气、国电电力等企业也在海上风电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二)企业竞争力分析
在海上风电产业中,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产业链整合等方面。以明阳智能为例,其推出的20MW漂浮式机组已实现商业化应用,单机年发电量提升至8,000万千瓦时,较2020年技术代差缩小50%。这一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明阳智能的市场竞争力,还为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更多订单。
在成本控制方面,中国海上风电企业凭借其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类机型报价较欧洲低25%-30%,使得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然而,在核心轴承、变流器等部件方面,中国企业仍受制于斯凯孚、ABB等跨国巨头,需要进一步加强自主研发和产业链整合。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产业链协同发展
海上风电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的整机制造及下游的开发建设与运维服务。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日益重要。例如,在上游环节,碳纤维、铝合金等原材料的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为整机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中游环节,整机制造商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在下游环节,开发建设与运维服务企业通过规模化开发和智能运维,降低了运维成本,提高了发电效率。
三、行业发展预期分析
(一)市场规模预测
基于当前市场发展趋势及政策环境分析,预计2025-2030年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2亿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8%。这一预测基于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加速以及政策支持的持续加强等多重因素。
(二)技术创新趋势
未来五年内,海上风电技术将朝着大型化、高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兆瓦机型的占比将逐渐提升,单机容量从当前的10-15MW向20MW甚至更高水平迈进。同时,漂浮式技术、智能运维技术等也将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将进一步降低海上风电的建设和运维成本,提高发电效率,增强行业竞争力。
(三)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海上风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内外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在国内市场方面,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能源结构转型的加速,海上风电将成为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市场方面,欧洲海上风电市场的快速增长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企业凭借在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有望在这些新兴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
(四)政策环境走向
未来五年内,中国政府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些政策将涵盖项目审批、建设、并网、运维等各个环节,为海上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同时,随着海洋经济专项债发行规模的扩大,将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推动海上风电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中研普华研究院判断,2025-2030年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加速推进,政策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强。为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动态,把握政策导向和市场趋势,选择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进行投资。同时,政府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产业链配套体系,推动海上风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如需了解更多中国海上风电行业报告的具体情况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