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连杜邦都在扩产,说明赛道真的火了。”
这是今年二季度新材料路演现场,听到最多的一句私语。
消息面上,先是全球化工巨头宣布把氧化铝连续纤维产能翻番,再是国内两大燃气轮机主机厂不约而同把“国产氧化铝纤维保供”写进供应链安全红线;资本圈更热闹——三家券商在一个月内连发六篇“深度”,把氧化铝纤维比作“下一个碳纤维”。
氧化铝纤维,一种直径不到头发丝十分之一、却能在千度以上高温里“面不改色”的无机纤维,为何突然站上 C 位?
答案藏在三条最朴素的逻辑里:
第一,当航空发动机、工业燃气轮机、氢能燃料电池、锂电池隔膜涂覆同时把“耐温极限”卷向更高段位,谁能扛住火焰,谁就是材料界的“硬通货”;
第二,氧化铝纤维与碳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形成“黄金三角”,却又比碳纤维更耐高温、比陶瓷更抗热震,属于“补短板”关键一环;
第三,全球供给高度集中,海外前三家市占七成,国内万吨级量产玩家不超过五家,供需剪刀差一旦打开,国产替代故事自带“爆款体质”。
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过去 9 个月行程 1.8 万公里,深入 11 省市、访谈 203 位行业人士,完成。
今天,我们用一篇“人话版”评论,把报告里最硬核的趋势、最干货的机会,一次性说透。
1. 需求端:军工、燃机、新能源“三驾马车”同步踩下油门
- 航空发动机热端叶片衬层,氧化铝连续纤维是制备 CM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唯一增强体,国产大涵道比发动机每增加一台,就要用到吨级纤维;
- 工业燃气轮机国产化率快速提升,叶片隔热罩、燃烧室衬套对氧化铝纤维毯、针刺毡需求成倍放大;
- 氢能高温燃料电池、锂电池陶瓷涂覆隔膜,把“千度级”耐高温、绝缘、低导热三大指标同时推向极致,氧化铝纤维成为“天选之子”;
- 石化、钢铁、汽车尾气三元催化用金属载体,需要氧化铝纤维毡做支撑骨架,保证冷热冲击下“不粉化、不掉渣”。
2. 供给端:技术路线三分天下,国内初步打破“卡脖子”
- 溶胶-凝胶法(Sol-Gel):产品纯度高、纤维直径细,适合高端连续纤维,但先驱体配制、高温煅烧环节工艺窗口极窄,国内仅两家企业实现稳定量产;
- 熔融纺丝法:成本相对低、产能易放大,是多晶莫来石棉主流路线,山东、河南企业已突破万吨级;
- 预聚体法+甩丝法:主要瞄准耐火隔热毯、汽车催化用市场,技术门槛相对低,却是“走量”最快的产品段。
总体来看,海外巨头长期垄断高端连续纤维,国内 80% 依赖进口;而中研普华调研发现,国产万吨级量产线今年下半年陆续投料,头部企业批次稳定性已从三年前的 60% 提升到 90% 以上,国产替代进入“临界点”。
3. 价格端:高端连续纤维“一吨难求”,甩丝毯仍在“以价换量”
- 连续纤维售价维持在普通甩丝毯的 8-10 倍,且海外龙头每年例行提价,国内代理商常常“拿着现金也排不到货”;
- 甩丝毯赛道玩家众多,吨净利已压缩至成本线附近,但凭借规模效应,仍吸引新玩家前赴后继;
- 中研普华判断,随着国产连续纤维放量,未来三年高端纤维价格有望小幅回落,但降幅不超过 10%,仍远高于普通甩丝毯。
(一)“军工+燃机”双轮驱动,高端连续纤维进入“放量窗口”
- 未来五年,国产航空发动机、舰船燃气轮机、工业燃气轮机排产计划“翻两番”,对连续纤维需求年复合增速有望保持 30% 以上;
- 中航发、东方电气等主机厂已要求“十四五”末实现 CMC 原材料 100% 国产化,并与上游纤维企业签订十年保供协议,锁定量价,产业进入“高 visibility”阶段;
- 中研普华获悉,江浙地区两家民企正在筹建 5000 吨级连续纤维产线,一旦点火,全球供给格局将重新洗牌。
(二)“新能源+氢能”打开二次成长曲线,纤维用途“出圈”
- 氢能高温燃料电池堆,双极板密封需要耐高温绝缘垫片,氧化铝纤维纸成为唯一选项;
- 锂电池陶瓷涂覆隔膜,氧化铝纤维可替代传统陶瓷粉体,解决掉粉、热收缩难题,宁德时代、比亚迪已小批量试用;
- 光伏硅片扩散炉、半导体高温炉,对低析晶、低导热纤维毯需求快速提升,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三)“绿色制造”倒逼工艺升级,落后产能将出清
- 传统酸法溶胶-凝胶产生大量含盐废水,环评审批准入门槛已大幅提高;
- 山东、河南率先出台“氧化铝纤维绿色工厂”团体标准,对单位产品能耗、水耗、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设定红线,达不到的企业将被限产或关停;
- 中研普华判断,2026 年后行业将经历一轮“洗牌”,绿色工艺领先者市占率有望再提 10 个百分点。
1. 技术“卡脖子”——高端连续纤维关键装备如高温立窑、超细拉丝机仍依赖进口,若国际政治摩擦升级,存在“断供”隐忧;
2. 成本“天花板”——先驱体、铝醇盐原料价格波动大,一旦涨价将迅速吞噬利润;
3. 需求“灰犀牛”——若航空发动机、燃机国产化进度低于预期,军工订单延迟,将直接拖累高端纤维放量;
4. 资本“过热”——部分地方政府把氧化铝纤维当“新宠”,盲目上马低端甩丝毯,未来可能重演“产能过剩、低价竞争”老路。
阶段一(2024H2-2025H2):军工订单兑现期
- 逻辑:主机厂保供协议落地+国产大飞机 C919 产能爬坡,连续纤维供不应求,龙头业绩弹性最大;
- 建议:关注已有连续纤维稳定量产、且通过军工认证的企业,享受 EPS 上修与估值戴维斯双击。
阶段二(2026-2027):新能源渗透期
- 逻辑:氢能、锂电、光伏等民用场景快速放量,行业由“军工单一驱动”转向“军民双轮”,技术领先、成本下降快的公司持续受益;
- 建议:跟踪企业民用客户占比、纤维直径、析晶率等关键指标,布局“真成长”。
阶段三(2028-2029):格局固化期
- 逻辑:绿色工厂标准全面执行,行业 CR5 提升至 75% 以上,龙头转向“现金牛”,高分红、高 ROIC 特征凸显;
- 建议:选择自由现金流稳健、股息率高于 5% 的标的,获取稳健收益。
1. 一级市场:锁定“高端连续纤维+绿色工艺”双轮驱动项目
中研普华 2024 年 6 月协助某产业资本完成华东 3000 吨连续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投后估值 25 亿元,已拿到主机厂 10 年保供协议,IRR 测算 20.5%,预计 2026 年登陆科创板。
2. 二级市场:提前埋伏“技术+军工”双壁垒标的
根据中研普华最新盈利预测,A 股某龙头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复合增速 35%,对应 2025 年 PE 仅 15 倍,显著低于新材料板块 25 倍中枢;若给予 25 倍 PE,仍有 60% 上行空间。
3. 地方政府:用“零碳园区”思路招引产业链
山东淄博、河南巩义、宁夏宁东等多地政府委托中研普华编制《氧化铝纤维产业链招商地图》,通过“能耗单列+产业基金+应用场景”三位一体模式,吸引上下游企业组团入驻,打造百亿级高温材料集群。
氧化铝纤维不是“一夜暴富”故事,而是中国新材料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缩影。
涨价只是序曲,军工放量、新能源渗透、绿色升级才是主旋律。
对于投资者,最关键的是在“喧嚣”中保持“专业”,在“拐点”前完成“卡位”。
中研普华愿做您穿越周期的伙伴——从市场调研、项目可研、产业规划,到募投可研、上市招股书引用,我们提供一站式决策情报,让每一次出手都“看得见数据、摸得着逻辑、落得了地”。
中研普华依托专业数据研究体系,对行业海量信息进行系统性收集、整理、深度挖掘和精准解析,致力于为各类客户提供定制化数据解决方案及战略决策支持服务。通过科学的分析模型与行业洞察体系,我们助力合作方有效控制投资风险,优化运营成本结构,发掘潜在商机,持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若希望获取更多行业前沿洞察与专业研究成果,可参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该报告基于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为企业战略布局提供权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