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一个集成了一系列现有技术,包括5G、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数字货币、物联网、人机交互等,由人类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从产业链来看,元宇宙产业由硬件层、技术层、软件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一共5个一级环节构成。前面讲的都是仅从技术角度对元宇宙的理解,从产业来看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对加入基于区块链和WEB3.0,价值互联的全新经济体系以及数字第三空间来看元宇宙产业的布局与发展趋势。
元宇宙游戏一般是指基于元宇宙概念开发的游戏,它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撑。而游戏元宇宙的构建是一个多方共同参与的过程,涉及到科技、内容、经济、社区等多个维度的合作。从科技维度来说,其构建离不开技术提供商和平台的支持;从内容搭建角度来看,游戏元宇宙由多个游戏公司共同构建,每个游戏公司可以将自己的虚拟世界和游戏内容带入元宇宙中;在经济维度上,游戏元宇宙的构建涉及到虚拟经济和虚拟资产的管理;在社区的角度,游戏元宇宙的构建离不开用户社区的参与和贡献。只有集合多个维度的合作构建游戏元宇宙,才能够将各方的专长汇聚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为玩家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丰富的游戏体验。
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提升和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高质量娱乐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游戏以其丰富的社交互动性、益智性和文化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参与其中。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关口,达3029.6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95%;游戏用户规模也达到了6.68亿人,同比增长0.61%。主要系疫情期间诸多负面因素明显消退,用户消费意愿和能力有所回升;2023年,游戏行业版号已经步入常态化发放,游戏新品集中面市并有爆款出现,与长线运营产品共同撑起收入增长;此外,游戏厂商普遍采用多端并发方式,对收入增长产生明显助益。2024年一季度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726.38亿元,同比增长7.6%。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析:
2023年上半年,国内元宇宙基础设施板块共发生110起投融资事件,占全年总融资数的46.4%;元宇宙硬件板块共发生74起投融资事件,占全年投融资事件总数的31.2%;软件板块投融资事件共25起,占全年投融资总数的10.5%;场景应用板块共发生28起投融资事件,占全年投融资总数的11.8%。
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元宇宙存量企业23万家之多(233,767)。其中2022年有存量企业相比,同比增加48.22%。这个企业数量的增加说明产业的温度还是相当高的。从上市角度看,截至2023年11月,全国元宇宙有上市企业723家,占比0.31%;国家级专精特新943家,占比0.4%;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984家,占5.55%,头部企业和产业链主在形成过程中,估计未来会有所突破。当然,全国元宇宙企业数量广东省、北京市和江苏省位列前三。
目前相关科技加速发展推动元宇宙产业加速是一种大趋势。从产业和技术标准建设来看,全国元宇宙企业参与起草标准2.711条,包括团体标准951条、行业标准818条、国家标准619条、地方标准281条、企业标准42条
2021年以来,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京东等纷纷加入元宇宙赛道。同时,多地政府设置元宇宙产业基金,更是从财政资金方面给元宇宙产业带来了更大力度的支持。由地方政府牵头组建元宇宙产业投资基金动作在2022年较为集中。
随着元宇宙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其重要性,并出台相应政策进行扶持。例如,中国政府对元宇宙的政策态度逐渐清晰,大量元宇宙专项政策相继出台,明确将元宇宙纳入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
元宇宙行业政策旨在促进其健康、有序的发展,主要聚焦于多个方面。首先,政府通过建立技术标准与规范,确保元宇宙的建设和管理符合高标准,从而提高其安全性和质量。这些标准涵盖了算力基础设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为元宇宙平台的数据处理和传输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想要了解更多元宇宙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