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亏损、负债高企,维信诺重组失败后火速“易主”,欲借合肥国资解困
2025年11月18日 | 浏览量:54829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之星 李若菡
耗时三年的重组折戟后,维信诺(002387.SZ)推出定增方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9.37亿元,引入合肥国资作为其控股股东。
证券之星注意到,继2021年以17.6亿元拿下维信诺11.7%股权后,合肥国资再度出手,累计斥资近47亿元拿下其控制权。在维信诺连年亏损、资产负债率逐年攀升的背景下,合肥国资的入主既带有明确的“输血”意图,也为其正在推进的8.6代AMOLED产线项目提供支撑。
百亿元短期债务悬顶之下,此次定增补流难以大幅降低公司的负债规模。合肥国资的入主能否助其扭转亏损局面、在AMOLED行业竞争中突围,仍有待观察。
合肥国资再度入局,拿下控制权
近期,维信诺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合肥建曙发行4.19亿股A股股票,发行价为7.01元/股,不低于前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的80%,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9.37亿元。
若本次发行顺利完成,维信诺控制权将发生变更:公司将从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状态,变更为由合肥建曙控股,实控人也将变更为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政府。
证券之星注意到,合肥建曙首次入股维信诺可追溯至2021年。彼时,维信诺原控股股东西藏知合将其持有的1.6亿股股份,以17.6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合肥建曙。自此,维信诺进入无实控人状态,合肥建曙以11.7%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二大股东。
随后在2022年,维信诺和合肥政府就第6代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开展合作。该产线已于2022年开工建设,于2023年底成功点亮。
截至2025年9月末,合肥建曙对维信诺的持股比例为11.45%。本次发行完成后,合肥建曙的持股比例提升至31.89%。经计算,合肥建曙共斥资46.97亿元拿下维信诺的控制权。
值得注意的是,维信诺此次“易主”合肥国资,发生在其耗时三年的资产重组宣告失败的背景下。
2022年12月,维信诺启动重大资产重组,公司拟以65亿元的价格,从合屏公司、芯屏基金、兴融公司手中,收购参股公司合肥维信诺40.91%的股权。而交易对手—合屏公司、芯屏基金、兴融公司均具有“合肥国资”的背景。
但该重组方案在经历深交所三轮问询后,最终于今年10月宣告终止。对于终止原因,公司解释称:“由于本次交易推进时间较长,当前市场环境相较于交易启动时已发生较大变化。”
无论是此前的重组计划还是本次定增,合肥国资均参与其中,但身份已发生转变,由此前重组交易中的“卖方”,变成了“接盘方”。
累亏超115亿元,资金链承压
结合业绩来看,在维信诺连年亏损、资产负债率高企的背景下,合肥国资入主之举“输血”意味颇浓。
公开资料显示,维信诺目前主要负责研发、生产和销售OLED小尺寸、中尺寸显示器件,以及Micro-LED显示屏,应用领域涵盖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超大尺寸等方面。
由于显示行业存在重资产、高折旧、研发投入大等特点,加之此前消费电子终端需求承压、产品价格下降等多方因素影响,维信诺于2021年出现亏损,至今未能扭亏。
今年以来,随着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持续恢复和AI等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中小尺寸AMOLED需求持续增长,产品价格整体平稳,公司收入虽实现增长,但尚未实现盈利。2025年三季报显示,维信诺实现收入60.51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为-16.23亿元,同比亏损有所收窄。经计算,自2021年以来,公司累亏金额超过115亿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自2021年以来,由于公司OLED产品处于亏本卖的状态,其销售毛利率长期为负值。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降低运营成本等方式使得OLED产品毛利率同比增长10.98个百分点,但该业务毛利率仍未转正,为-1.1%。受此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在上半年亦为负值,为-0.21%。直至2025年三季报,公司毛利率同比由负转正,其销售毛利率为0.22%。
连年亏损之际,维信诺的资产负债率呈逐年攀升的趋势。该指标由2021年的54.6%增至2024年的79.67%。截至2025年9月末,其资产负债率进一步增长至84.36%,已处于较高水平。
三季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共计73.45亿元,而公司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共计137.29亿元,账上资金已不足以覆盖其短期债务。在资金压力持续加剧的背景下,本次定增募资净额拟全部用于补流及偿还公司债务。
加码8.6代AMOLED产线,挑战尚存
在外界看来,本次合肥国资入主维信诺的另一层含义在于,通过取得控制权,其在面板产业新一轮的8.6代AMOLED生产线竞争中,将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与话语权。
从OLED产线发展来看,目前OLED面板产线以6代AMOLED产线为主,承担着智能手机等小尺寸产品的核心产能。随着OLED向中尺寸产品拓展,各大面板厂纷纷投资建设8.6代AMOLED产线。
证券之星注意到,去年8月,维信诺和合肥市人民政府就“第8.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签署投资框架协议,项目总投资额为550亿元,其中股权投资330亿元,债务融资220亿元。该生产线的投资、建设、运营将由维信诺全资子公司合肥国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
目前,该生产线已于2025年8月实现主厂房封顶,部分设备采购已经开始招标,该项目仍在持续推进中。
除了维信诺之外,三星显示、京东方、TCL华星三家面板厂商也在纷纷扩产。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述四家面板厂商在8.6代OLED生产线上的投资总额接近1700亿元。
对比同行来看,维信诺无论在营收规模、盈利能力以及资金储备上均不及京东方A。随着面板行业逐步复苏,京东方A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盈利46.01亿元,同比增长39.03%。从市占率来看,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维信诺在今年三季度AMOLED智能手机面板的市场份额为13%,亦不及京东方A的16%。
面对较为激烈的行业竞争,维信诺计划借助本次定增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技术储备,聚焦AMOLED产品的高端化转型,建立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合肥国资近30亿元“输血”能够缓解维信诺的资金压力,但要想大幅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并非易事。而合肥国资的介入能否助力公司实现突围、扭转亏损局面,仍待观察。(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李若菡)
本文来源:财富导航网
本文地址:https://www.sintedes.com/post/39275.html
关注我们:微信搜索“xiaoqihvlove”添加我为好友
版权声明:如无特别注明,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