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产业链结构分析
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
上游: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涉及芯片(如AI芯片、存储芯片、chiplet等)、服务器、通信网络、温控系统等;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云计算、虚拟化等。其中,大模型中间件是位于AI应用与大模型之间的中间层基础软件,主要解决大模型落地过程中数据集成、应用集成、知识库与大模型融合等问题。
中游:是大模型行业本身,负责模型的研发、训练和优化。大模型根据输入数据类型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细分为多个领域。按输入数据类型,大模型可分为语言大模型(NLP)、视觉大模型(CV)和多模态大模型。按应用领域,大模型可分为通用大模型(L0)、行业大模型(L1)和垂直大模型(L2)。
下游:是大模型的应用领域,包括游戏、办公、传媒影视、医疗、金融、电商、工业等多个行业。这些领域的多样化需求推动了大模型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优化。
重点企业分析
百度:百度推出了生成式对话产品文心一言,基于文心大模型技术的大语言模型,能够与人对话互动,协助创作,高效便捷地帮助人们获取信息、知识和灵感。该产品在搜索问答、内容创作生成、智能办公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现已升级至4.0版本。百度通过全面推进旗下产品及服务的AI原生化重构,推出了百度新搜索、百度新文库、文心一言App等AI原生应用,以及轻舸、品牌智能体等AI营销工具,使得AI成为百度的增长新动力。
腾讯:腾讯发布了混元大模型,具备强大的中文理解与创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可靠的任务执行能力。该模型支持多轮对话、内容创作、逻辑推理和知识增强等功能,同时还支持多模态的图像生成。目前,混元大模型已在腾讯内部的600多个业务和场景中进行了落地测试,并在金融、医疗、教育、汽车、能源等20多个行业中进行了落地应用。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推出了M6大模型,在业界也具有一定影响力。
科大讯飞:科大讯飞发布了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具有7大核心能力,包括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代码能力、多模交互。该模型已位列中国头部水平。
昆仑万维:昆仑万维与奇点智源合作自研了中国第一个真正实现智能涌现的国产大语言模型“天工”3.5,该模型对标ChatGPT的双千亿级大语言模型,已非常接近OpenAI ChatGPT的智能水平。
商汤科技:商汤科技凭借其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推出了“日日新SenseNova”系列产品,专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通过其SenseChat V4语言模型和Function call&Assistants API,提供了强大的知识覆盖、推理能力和跨模态交互,支持128K语境窗口长度,性能可与GPT-4相媲美。
智谱华章(智谱AI):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的技术成果转化而来,依托团队在知识智能方面十余年的技术积累,智谱AI汇聚了顶尖技术研发团队和资深顾问。智谱AI发布了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该模型支持更长的上下文,具备更强的多模态能力,并且推理速度更快,支持更高的并发,从而大大降低推理成本。
中科闻歌:中国科学院孵化的AI公司,推出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雅意2.0国产大模型。雅意2.0是一款从头进行预训练的国产原生大模型,拥有数据、模型、应用全自主知识产权。
大模型行业市场趋势分析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分析
应用场景多元化:大模型正逐步渗透至教育、医疗、金融等多个垂直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标志着大模型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格局,为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技术路线探索:大模型行业在技术路线上不再仅仅是堆算力,而是探索强化学习、知识计算、符号推理、类脑计算及其他新型路径。其中,投入更小、更垂直的小模型不断涌现,并在特定场景下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AI Agent成为发展方向: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也可称为“智能体”)具备通过独立思考、调用工具去逐步完成给定目标的能力。随着AI Agent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将成为解决LLM(大语言模型)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局限性的重要手段。未来,AI Agent将成为大模型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大模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布局大模型市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未来1~2年,大模型市场将迎来洗牌分化,头部互联公司将持续押注通用类产品,而国内其他大模型厂商将寻求垂直、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政策支持:近年来,大模型已逐渐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推动行业发展。这些政策将为大模型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未来,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政策支持的加强以及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深化,大模型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更多行业详情分析,可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