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当归种植行业:中药材产业基石
作为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因富含挥发油、多糖、阿魏酸等活性成分,被《中国药典》明确列为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核心药材。其核心价值不仅体现在中医药领域——作为四物汤、逍遥丸等经典方剂的核心原料,更延伸至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及化妆品领域。这种跨领域的价值重构,推动当归从传统中药材向大健康产业关键原料转型。
一、行业现状:规模化、标准化与生态化并行发展
1. 区域集中化与产能优化
中国当归种植呈现“甘肃核心、云川补充”的格局。甘肃定西市岷县作为全球最大产区,其当归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出口量的90%以上,形成“岷归”品牌集群。云南丽江、大理及四川阿坝、甘孜等地依托高海拔冷凉气候,发展有机种植基地,主打高端市场。在政策引导下,行业通过“控面积、提质量”优化产能结构:岷县将当归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通过标准化种植提升单产,避免资源过度开发。
2. 技术驱动与生产模式升级
智慧农业技术正在重构当归生产模式:
轻简化种植技术:传统“育苗-假植-移栽”模式因周期长、病害多逐步被直播技术替代。甘肃农业大学研发的种子处理技术使直播成活率大幅提升,缩短生长周期,减少生态破坏。
生物防治体系:性信息素诱捕器、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提升,有效控制根结线虫病等顽疾。岷县试点“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统防统治模式,使农药使用量大幅下降。
数字化管理平台:岷县当归产业互联网平台整合气象、土壤、市场数据,为农户提供精准种植建议。例如,平台通过霜冻预警模型,帮助农户提前采取防护措施,减少损失。
1. 国内市场:健康消费驱动增长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觉醒,当归消费需求呈现三大趋势:
功能化需求凸显:当归气血康口服液、当归能量棒等便携产品占比提升,满足年轻消费者“轻养生”需求。针对女性、老年人、运动员的定制化产品涌现,复购率较高。
场景化消费拓展:鲜食市场呈现“精品化+便捷化”双趋势,小包装免洗当归、真空低温脱水当归脆片等即食产品受到都市白领青睐。同时,当归作为礼品市场的热门品类,在节假日期间销量增长显著。
梯度化市场分化:一线城市高端市场对进口当归需求旺盛,倒逼国产当归提升品质标准;下沉市场仍以性价比为核心考量,但对果形均匀度、包装美观性的要求已显著提高。
2. 国际市场:文化输出与标准对接
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加速,当归作为药食同源的代表,出口市场日益活跃:
亚洲市场主导: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对当归汉方药、保健品需求旺盛,中国当归占其进口量的较高比例。
欧美市场突破:当归提取物中的阿魏酸、多糖因抗氧化、美白功效,成为国际品牌原料库新宠。国内品牌通过欧盟有机认证、美国FDA注册等,提升产品竞争力。例如,某企业获融资,用于当归多糖工业化提取技术研发,项目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数亿元。
文化认同强化:企业通过拍摄纪录片、参加国际农产品展会等方式,强化当归文化认同,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
三、未来趋势: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化布局
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显示:
1. 全球化布局加速
国际标准对接:企业将加大投入,通过欧盟GMP认证、美国UL认证等,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海外基地建设: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建立种植基地和加工中心,缩短供应链周期。例如,某企业计划在马来西亚建设当归深加工厂,产品直供当地市场。
文化品牌输出:通过“中医药文化年”等活动,提升当归国际知名度,打造“中国当归”世界品牌。
2. 消费场景持续拓展
跨界融合创新:当归与美容、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推出红枣面膜、智能炖煮锅等创新产品,满足多元化需求。
社区化服务兴起:企业通过开设养生馆、提供个性化调理方案等方式,构建“产品+服务”生态圈。例如,某品牌推出“当归养生套餐”,包含药材、食谱和在线咨询,复购率较高。
银发经济机遇:针对老年群体的当归保健品、康复辅助器具市场潜力巨大,企业将加大研发力度,推出适老化产品。
结语:传统产业的现代蜕变
2025年当归种植行业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从《神农本草经》的古老记载到基因编辑的现代科技,从田间地头的传统种植到全球市场的品牌竞争,这一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绿色转型与全球化布局,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跨越。在健康中国战略与乡村振兴计划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当归有望凭借技术积累与产业链优势,成为全球健康产业的重要一极,为人类健康福祉贡献东方智慧。
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可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同时本报告还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