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7点,较上月上升0.4点,再创年内新高。9月份,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为132.5点,较上月上升1.1点。分地区看,除东部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有所回升,中部地区涨幅最大,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较上月上升3.5点。
随着县乡村三级物流寄递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今年也持续上升。9月份,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为132.7点,环比回升1.0点,也创年内新高。
电商物流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涵盖采购、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其目标是通过高效的物流服务,满足电商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提升购物体验。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均值为113.7点,较2023年增长3.6点,创下了近7年来的新高。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电商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市场活跃度明显增强。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电商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 政策环境:从基础建设到高质量发展
政策引导是电商物流行业升级的重要推手。国家层面将现代物流纳入“新基建”范畴,通过规划文件明确行业发展方向,例如推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支持智能技术应用、强化绿色低碳转型等。针对行业痛点,相关部门出台措施规范市场秩序,如治理过度包装、推广循环快递包装、完善末端配送服务体系,同时通过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与模式创新。地方政府则结合区域特色,推进城乡物流网络下沉、跨境物流通道建设,形成“中央统筹+地方联动”的政策体系,为行业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 经济环境:消费升级与电商渗透双轮驱动
电商物流的繁荣根植于消费市场的深刻变革。线上零售的持续渗透打破了时空限制,下沉市场与农村消费潜力释放,推动物流需求从城市向县域、乡村延伸;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兴起,催生“小时达”“分钟达”的极致时效需求,倒逼物流网络向“前置仓+即时配送”模式转型。同时,消费升级促使物流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消费者对配送稳定性、包裹安全性、售后服务的要求显著提高,推动企业在智能化、个性化、场景化服务上持续投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数据显示,2025年1—8月,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82.0亿件,同比增长17.8%。其中,1—2月,日均业务量约6.2亿件,超2024年“双11”日均水平。快递业务量的持续走高,得益于电商业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全国网上零售额从2009年2586亿元到2024年15.5万亿元,15年间增长了59倍,电商成为快递业务大幅增长的主要业务来源。
3. 技术环境:数字技术重构物流全链条
技术创新是电商物流效率提升的核心动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需求预测、路径优化、库存管理的智能化,例如通过算法预判区域消费热点,提前将商品布局至前置仓,缩短配送距离;物联网技术让货物从生产到配送全程可追踪,区块链技术则增强了供应链信息的透明度与可信度;无人自动化设备在仓储、分拣、配送环节广泛应用,从AGV机器人搬运货物到无人机配送偏远地区,从智能快递柜解决末端难题到无人仓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技术应用正逐步替代人工,推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政策支持、消费升级与技术创新的叠加,不仅推动电商物流行业规模持续扩张,更深刻改变了产业组织方式。早期行业竞争聚焦单一环节的效率提升,如今则转向全链条的生态协同——上游连接生产端,通过供应链整合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中游优化仓储、运输、分拣网络,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下游对接消费端,提供多元化末端服务。这种“端到端”的协同能力,既源于企业对自身业务的纵向深耕,也得益于跨界合作的横向拓展,例如物流企业与电商平台、制造企业、科技公司的战略联盟,共同构建“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体化生态。产业跃迁的背后,是行业从“被动满足需求”向“主动创造价值”的角色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内涵。
电商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1. 市场格局:多元化竞争与差异化发展
当前电商物流市场呈现“分层竞争、各具优势”的格局。头部企业依托资源整合能力,构建覆盖全国的仓配网络,通过数据驱动实现库存前置与预测式发货,主打高效与稳定;传统物流企业凭借网络广度与成本优势,深耕下沉市场与跨境领域,通过定制化服务满足细分需求;新兴科技企业则聚焦技术创新,以智能硬件、算法服务等切入市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此外,区域型企业与垂直领域服务商(如冷链物流、大件物流)通过差异化定位填补市场空白,形成“全国网络+区域深耕+垂直细分”的多层次竞争体系。
2. 基础设施:从“点线覆盖”到“立体网络”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已从单一仓储或运输环节,升级为“仓-干-配-末端”一体化网络。仓储环节,智能立体仓、自动化分拣中心广泛布局,高密度存储与无人化作业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与周转效率;干线运输环节,多式联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优化组合,通过甩挂运输、驼背运输等模式降低长途成本;末端配送环节,智能快递柜、社区驿站、无人配送车、无人机形成多元化解决方案,破解“最后100米”难题。此外,跨境物流基础设施加速完善,海外仓、保税仓布局扩大,清关效率提升,为跨境电商提供“本地发货、本地配送”的本土化体验。
3. 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共识
绿色物流已从政策要求转化为企业自觉行动。在包装环节,可循环快递袋、环保填充物、瘦身胶带逐步替代传统材料,电商快件“原装直发”比例提升,减少二次包装浪费;在运输环节,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应用,光伏仓储屋顶实现能源自给,企业通过路径优化减少空驶率,降低碳排放;在回收环节,纸箱循环复用、旧包装回收体系逐步建立,部分企业探索“逆向物流”模式,实现退货商品的高效处理与资源再利用。绿色转型虽面临成本压力,但长期来看,既能响应政策要求,也能提升品牌形象,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网络购物成为主流消费方式,消费者对物流时效、服务质量的需求持续升级,推动行业从传统运输向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方向变革。从智能仓储的无人化分拣到末端配送的多元化创新,从冷链物流的全链追溯到跨境网络的全球布局,电商物流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基础设施为支撑,重构现代供应链体系。
想要了解更多电商物流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