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鱼胶作为传统滋补佳品,其市场需求持续扩大。特别是在国内,鱼胶制品已经成为许多家庭日常滋补的首选,市场规模因此得以迅速增长。
鱼胶,又称鱼鳔、鱼肚、花胶,是鱼类用于调整下沉和上浮的器官——鱼鳔的干制品。因其富含胶质,故得名鱼胶。鱼胶与燕窝、鱼翅齐名,是“八珍”之一,素有“海洋人参”之誉。
鱼胶主要成分为高级胶原蛋白、多种维生素及钙、锌、铁、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84.2%,而脂肪含量仅为0.2%,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鱼胶不仅具有营养价值,还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如养血、补血、补肾固精等,特别适合于孕妇、老人以及气血两亏、贫血的人群。
鱼胶行业产业链
上游原材料供应:鱼胶行业的上游主要涉及鱼类捕捞与养殖,以及鱼鳔的初加工。优质的鱼类资源是制造高品质鱼胶的基础,供应商需从全球各地捕捞鱼类,或与渔民和渔业公司合作,采购鱼鳔作为原材料。这些鱼鳔经过清洗、去杂、晾晒等处理后,为后续的加工做好准备。
中游生产加工:中游产业是鱼胶的生产加工环节,涵盖原料处理、提取、纯化、干燥、切割、包装等一系列复杂工序。企业需具备高水平的技术能力、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力,以确保鱼胶的产量、品质和安全性。
下游销售与应用:下游产业涉及鱼胶产品的应用和销售领域,包括食品、保健品、医药、化妆品等多个行业。鱼胶产品主要通过线下实体店和线上电商平台销售,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容和滋补的需求。
鱼胶作为我国传统海洋渔业的重要增值产物,对于广东省推动海洋牧场新型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以及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去年3月,在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会上,强调了产业融合的重要性,倡导树立全产业链的发展理念,并围绕“养殖—加工—物流—销售”这一链条,进行补链、延链、强链的工作,旨在不断拓展产业的增值空间与效益。
长期以来,鱼胶等传统滋补品领域存在着产品规格多样、质量水平不一的问题,这对消费者信任、行业形象及市场秩序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确立统一的产品标准以及构建完善的溯源体系,成为了推动鱼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养生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鱼胶行业也在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厂商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市场机会,如开发即食鱼胶等便捷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花胶消费的主力军中超七成消费者的年龄低于35岁,这一年轻群体不仅消费频次高,而且购买力强。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花胶滋补市场,他们的消费心理、习惯及方式正深刻影响着传统花胶滋补产品的变革方向,促使市场向更加贴合年轻消费者需求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为鱼胶滋补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促使品牌不断创新,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随着我国滋补品市场蓬勃发展,鱼胶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滋补品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传统滋补品鱼胶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6年达到500亿元、2030年将达到800亿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